(通訊員 李閃閃)2月27日,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召開大一學生學業發展座談會。系主任楊璠、系教學主任張承德、電子商務教研室主任馬霄、班導師代表李閃閃以及各班學生骨幹圍繞大一上學期課程成績、保研政策、學業規劃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。會議旨在剖析問題根源、凝聚師生共識,助力學生明确學業發展方向。
座談會上,老師們指出,2024級計算機專業部分班級在《程序設計》課程上挂科率偏高,超過高等數學、英語等核心課程,成為影響學生保研資格的關鍵因素。經分析,部分學生存在學習态度松懈、依賴題庫複習、實踐編碼不足等問題。班級導師強調,程序設計是計算機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,挂科将直接影響保研資格。學生應端正學習态度,注重代碼實踐,而非僅限于應試備考。
針對部分學生在升學與就業選擇上的固有觀念,如“僅考慮985院校讀研”或“直接放棄保研選擇就業”,老師們通過結合往屆案例進行深入分析與理性引導。數據顯示,學院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生就業率已連續多年保持在100%,且衆多畢業生進入知名企業,職業發展前景廣闊。張承德指出,盲目貶低本校碩士培養質量是片面的,職業發展取決于個人能力與行業經驗。保研是通往更高學術深造和優質就業的重要路徑,學生應理性看待并珍惜推免機會。對當前大一學生的學習困境,與會師生共同商議了學業改進方案。
張承德在學科指導環節強調,計算機學科具有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系統性,學生應理性評估自身知識儲備,制定科學的學習規劃。他指出,程序設計隻是計算機學習的入門階段,後續還有數據結構、算法設計等更深入的課程,學生需要建立循序漸進的知識體系。學院将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提供分層指導,助力各類學生實現學術與職業成長。
在會議總結中,楊璠指出,大學是自主成長的起點,學生需平衡理想與現實,制定科學的學習規劃。學院将通過定期座談會、導師結對、編程競賽等方式,營造“比學趕超”的學習氛圍,助力學生成長為行業領軍人才。
本次座談會不僅幫助學生明确了學業目标,也為學院進一步優化教學支持體系提供了重要參考。未來,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将繼續深化學業指導模式,為學生的專業發展和職業成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。